强泰徽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徽章国家标准 > 武警政治学院依托红色资源培育官兵纪事

武警政治学院依托红色资源培育官兵纪事

来源: 时间:2015-06-19 14:50:08 浏览量:1236

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和流寇主义等在红军内部盛行。生死关头,“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主张拉直了红军官兵心头的一个个问号,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关键字: 警徽制作  国徽制作  国徽厂家  警徽厂家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这句话,被5月上旬赶赴福建上杭古田镇见学的武警政治学院百余名官兵反复引用。大家瞻仰毛主席纪念园,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学习领悟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追寻先辈足迹、接受精神洗礼之后,重整行装再出发。

    走访精神地标,重温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强军梦想。3年来,武警政治学院建立了覆盖华东五省一市的25个教学实践基地,组织50余批、近万名学员开展现地教学。这些课,从上海石库门摇曳的灯光讲到井冈山上茂密的翠竹,从嘉兴南湖上悠悠的红船讲到上杭古田高耸的杉柏……

    13名一大代表为何人生迥异?我们党怎样从“石库门”走到了“天安门”?

    理想信念在这里加固

    中共一大会址展厅中央,一组蜡像栩栩如生:毛泽东慷慨陈词,何叔衡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90多年前这一幕会议场景的重现,让学员程甲陷入沉思:出席会议的13位代表中,有的矢志不渝终成大业,有的血洒疆场献身革命,有的历经曲折迷途知返,有的背信弃义叛党投敌。是什么让身处同一起点的他们走上迥异的人生道路?

    “信仰不同决定道路不同。”学院党建工作系主任江波的话入木三分。他指着一大代表董必武的照片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董必武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信条: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先辈的足迹在历史风雨中渐行渐远,一个现实课题摆在每一名官兵面前:怎样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在抵御“政治转基因”暗流的同时,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的一件件文物前,学员江志峰记录下一组真实的数据和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2年7月,总政治部对中央红军和直属队党员作了一个统计,红军中的党员从入党那天起,能活过3年者仅占四分之一。风雨兼程中,一名红军女战士临产而追兵已近,指挥员果断下令:派一个团打阻击,一定要打出生孩子的时间!两个小时后,阻击团以不小的伤亡换取了孩子平安降生。有战士想不通,团长说:“同志们,咱们打仗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生活在一个新世界吗?”

    松柏肃立,青山静默。官兵缓步走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战争年代,约有10万名革命志士殉难于此,而能查到名录的仅仅15744位。“先烈们人人心里都描绘着一个新中国,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没能看到新中国的黎明,甚至有的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他们为什么前仆后继、誓死不悔?”纪念碑前的党小组会上,不少人陷入了沉思。

    “非有理想信念不能‘年纪轻轻干大事’,非有理想信念不能纵马江山、改天换地。”见学归来,江志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理想是生命的火焰,信念是奋斗的旗帜!”

 红军因何英勇奋战不溃散?党指挥枪的真理从哪里来?

    强军之魂在这里铸牢

    “红军何去何从?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古田会议前夕,种种迷茫和困惑让红军将士停下疲惫的脚步。”古田会议旧址前,党史教员郑敏把学员们的思绪带回80多年前的那个冬天。

    当时,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和流寇主义等在红军内部盛行。生死关头,“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主张拉直了红军官兵心头的一个个问号,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指挥枪的道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种种错误思想斗争出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郑敏的话掷地有声,“一场接一场的大仗恶仗证明:坚持这个真理,就能战胜敌人;背离这个真理,就会遭遇挫折。”

    教员讲述的一段悲怆历史,让学员刘建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挟兵自重,先是对中央决策说三道四、对中央指示推三阻四,后又宣布另立“临时中央”,致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牢记血的教训,就要把党指挥枪的信念融入血脉。”刘建民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指导员,今天的参观,让他对今后开展军魂教育底气大增。

    “面对敌对势力的明枪暗箭,就是要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用真理打败邪说”“面对不良思潮和错误思想,敢不敢亮剑、会不会亮剑,攸关中国梦强军梦能不能实现”……师生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面对精神高地的攻防战,习主席给我们指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古田小镇,歌声嘹亮。


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否过时?新时期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如何定位?

    优良作风在这里回归

    江南水镇,小桥流水。

    上海青浦练塘,一幢小平房依河而建,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曾在这里生活了8年。平房前,学员们用心聆听“三拒修房”的故事——

    陈云的住所常常漏雨,机关提出要大修,他说:“大修要花许多钱,只要不漏雨就行了。”后来,后勤部门考虑到房内很多墙皮脱落,又提出要大修,陈云仍然不同意;唐山大地震时,房屋墙面出现一米多长的裂缝,后勤部门要求重建新楼,陈云还是不同意。

    “没想到身为共和国财政‘掌柜’,陈云对待自己的生活竟然如此苛刻。”这个故事让学员张宗凯看到了伟人身上的崇高,他在讨论中谈到:“今天,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党员干部讲排场、谈条件、争待遇的现象屡见不鲜。和老一辈革命家比,是不是丢掉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

    走进“南京路上好八连”连史馆,学员们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连队条件艰苦,官兵衣衫褴褛,但大家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战士伤病,连队干部“随时探视伤病兵,端茶倒水,晚上给他们盖被窝”。

    “这种平等友爱的官兵关系,是我们军队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巩固新型官兵关系的关键,就是要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这一点,今天仍然适用。”学员闫永祥的一席话赢得如潮掌声。

    武警上海市总队一支队十中队接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钢枪,被称为“霓虹灯下新一代”。他们与时俱进传播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的实践,引起学员们的关注。

    一次,排长闵奇和战友一起拎着水果探望82岁的空巢老人任淑珍。老人说:“孩子,家里啥都不缺,就盼着有人跟我聊聊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闵奇有了主意:利用业余时间教老人上网。一个月后,老人学会了视频聊天。当通过视频看到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时,老人热泪盈眶。

    听了这个故事,学员孙萍感触颇深:“新时期,雷锋精神承载了更多时代内涵。学雷锋常态化,就应该努力在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搭建活动的新载体上下功夫。”

    学员施坤景接过话茬:“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始终是我们的传家宝,永远不过时!”


精品徽章推荐

点击咨询客服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