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检察院张俐:和办案谈“马拉松”式恋爱
来源: 时间:2017-06-27 12:09:00 浏览量:863人
□“正义不是没有温度的东西,它是规定,更是感受,不仅写在纸上,更应该深入人心。”
□“办案不是光靠一个‘勤’字就能解决的,从技术到艺术,中间隔着的,是巧思,是不断的探索。”
□“萤火虽小仍有微光。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守护好正义,就能离法治理想更靠近一步。”
少年时“梦想仗剑走天涯,看尽世间繁华”,而今的张俐已从检13年,手持法律之剑,以绵薄之力守护繁华世间。她说:“不管时空怎么转变,不变的是对检察事业的坚定和执着,对法治理想的信仰与追求。”
真相:从卷内到卷外
也许,每一位检察人心中都有一个深深的情结,那就是追寻真相。我们查证犯罪、指控犯罪,莫不是为了揭露案件真相。真相在哪里?在每一本案卷中?在每一份证据材料里?张俐说,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2015年9月,张俐受指派提前介入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某涉嫌受贿罪一案,当时全案“零口供”,致使侦查、审查均陷入了僵局。在诸多指向王某涉案的事实中,其中最可能成案的一笔事实让她犹疑难决。
原来,行贿人证实他送给王某三张金额共计60万元的银行卡,分别是以自己的妻子、朋友的名义开立的。王某的侄子也证实收到了这三张银行卡,用于项目开支,对此其侄子的家人也予以证实,同时还有银行卡的消费使用记录佐证。但王某本人不承认自己收受了银行卡,更不承认把卡给了其侄子。
“王某有没有收这60万元?”张俐在审查证据时一遍一遍地问自己。直觉告诉她,肯定收了。可现有的证据足以证明吗?她犹豫不决,三个人、两次一对一的交付,现在中间环节的那个人不供述,有没有可能是王某侄子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银行卡呢?直觉和理性在斗争。该怎么办?她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探究真相的不断纠结中,多年来办理普通刑事案件积累的“灵光一闪”点醒了她,“你想一想,在普通刑事案件中,我们确定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手段是什么?”
对,辨认!在故意杀人等刑事案件中,侦查机关通常会通过组织辨认的方式来确认犯罪嫌疑人,排除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既然普通刑事案件能用,职务犯罪案件当然也能用。现在只要确认行贿人、开卡人与王某侄子及其家人互不相识,就能排除王某侄子等人通过其他途径取得银行卡的合理怀疑。她的想法获得领导的认可后,马上向侦查人员建议,立即组织双方进行相互辨认,如果互不相识、彼此生活完全没有交集,那么这三张银行卡只有可能是王某受贿后交给侄子使用的。
果然,辨认结果证实了张俐的直觉。
张俐觉得,案件审查并非仅仅判断一个对与错:“我们痛恨犯罪,所以总要想方设法去查证它,总想寻求一个真相,这个案件教会了我不能只关注案卷里有什么,现有的证据能证明什么,尤其是在心有疑虑的时候,更要思考这些卷内的证据给了什么样的线索,这些线索能否引导我们靠近真相。”
正义:从心底到笔端
公平正义,是每一个执法者的不懈追求。而现实生活却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有的案件,我们明明是依法作出决定,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执法不公,甚至怀疑我们被收买?”张俐开始拷问自己的内心,公平正义到底是什么?
2011年4月,张俐受指派参加调查组对湖南某知名企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职务侵占等罪一案进行审查,她负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审查工作。侦查人员对这部分事实的取证工作相当扎实,对参与决策实施非法集资的30余名公司员工、110余名集资户均进行了调查取证。她发现,案件的关键在于是否构成刑法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侦查机关认为,该企业不具备对外吸存资质,通过高利借款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数额特别巨大,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张俐经过仔细审查和谨慎思考后认为,非法集资行为应当具有“非法性”“利诱性”“公开性”和“社会性”四个特征,这个案件虽然符合前两个特征,但却不完全符合“公开性”和“社会性”特征,因而难以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经过多次汇报和研究,调查组认可了她的意见和理由。但侦查机关的态度很坚决,甚至认为她是不是带了某种观点进驻调查。
怎么办?能自顾自地作出决定,对侦查人员的意见和情绪置之不理吗?不行!如果执法者都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又如何让普通百姓相信法律。
为了向侦查机关解释调查组的观点,张俐和调查组领导多次与侦查人员进行沟通,其中有会议记录的就有四次,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口头交流,从法律规定到司法解释再到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她搜集了大量类似判例,向侦查人员详细阐述了不能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理由。
最终,侦查人员接受了调查组的意见。
“正义不是没有温度的东西,它是规定,更是感受,不仅写在纸上,更应该深入人心。”张俐认为作为一名检察官,应该让每一位案件当事人理解我们的决定,并感到公平正义。“然而,‘感受’这篇文章并不好做”,有时候为了向当事人解释检察机关的一个决定,可能要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可能要受一些辛苦和委屈。
有一次,张俐接待了两名来自怀化的上访者,控告当地公安干警在查办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有渎职行为,但怀化方面已经作出不立案决定,于是这两名上访者特意来到长沙,要求湖南省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这两名上访人年岁较大,情绪激动,听力还有障碍,他不愿意进入信访接待室,就在接待室门口哭诉起来,“公安渎职你们为什么不管”“你们是不是官官相护”……
张俐蹲在信访接待室门外的地上,开始翻看起他们带来的控告材料,经过初步审查,她发现麻阳县检察院对案件已经进行了初查并当面向上访者解释了不立案理由,怀化市检察院对不立案决定进行了审查,还专门召开过听证会。他们此次来访没有提出新的理由和证据,很难符合监督立案的条件。
为了让这两位上访者理解不监督立案的理由,她开始向两人详细解释什么是渎职犯罪、渎职犯罪与一般渎职行为的区别、如何证明渎职犯罪、启动立案监督的条件和程序。她承诺:“我们今天就会向怀化市检察院了解案件初查的情况,对不立案决定进行进一步审查,半个月内我们会向您阶段性通报办案进度。”
一个多小时后,两名上访者满意离去,而她已经腿脚麻木站不起来。
“每一个普通民众对于法律的感受,都是从他们身边每一起案件的处理开始的。依法决定只是正义的开始,作为执法者,我们还要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解释法律,用他们看得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张俐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检察官,关注的不该仅仅是法律本身和自己的情感,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民众的感受,当一个有温度的执法者。”
求索:从技术到艺术
有人觉得办案是技术活儿,专业知识加上职业技能就能干好。但张俐觉得并非如此,“办案不是光靠一个‘勤’字就能解决的,从技术到艺术,中间隔着的,是巧思,是不断的探索。”
2016年1月底,张俐受指派办理益阳市副厅级干部李某涉嫌受贿罪一案。侦查人员介绍,李某对他利用职务便利为行贿人谋利的情节并不否认,但自始至终只承认收受了一块手表和几张购物卡,金额不过三四万元,而刑事拘留期限即将届满,必须立即报请决定逮捕,但案件是否符合逮捕条件,侦查人员没有把握。
了解情况以后,张俐马上开始阅卷工作。
李某涉嫌受贿犯罪的事实主要涉及三名行贿人,这三名行贿人均分别证实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利,为了感谢李某的帮助,向李某行贿了大额财物,侦查人员也从李某家中查获了银行卡、存单200余万元。
而李某本人只承认收受了一块浪琴手表和三张购物卡,这些物品虽被扣押,但是否确系行贿人所送?手表是真是假?目前证据尚不足以证明。
证据状况摆在面前,从审查逮捕的角度来说,案件确实尚未达到逮捕条件,而如果不逮捕呢?“李某的账户上有那么多钱说不清来源,行贿人也证实了送钱的情况,如果只是他本人不交代,案子就办不下来,实在不甘心。”张俐迅速作出判断,请侦查人员将现阶段的主要侦查力量放在查证李某收受浪琴手表和3张购物卡的事实上。
这两笔事实的数额虽小,但行受贿双方供证基本一致,赃物已被扣押,是目前证据状况最好、成案可能性最大的两笔,她向侦查人员提出集中精力尽快完善这两笔事实的证据:第一,对被扣押的浪琴手表进行真伪鉴定;第二,到发卡商场查证购物卡的购买和消费记录;第三,将手表、购物卡及购买记录交给行受贿双方进行辨认。
三天后,侦查人员传来好消息,手表已经送至北京的钟表检验中心检验,一周内能出具鉴定意见;购物卡的购买记录也已经查到,确系行贿人所购买;购物卡的消费金额与李某及其家人所证实的情况基本相印证。一周后,上述证据全部到位,李某被依法决定逮捕。
目前,李某已被提起公诉,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判决。
在很多人眼里,审查逮捕是“能捕则捕,不捕就放”,张俐说,在她刚进入侦查监督部门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她说,大学里读到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在办案中她才真正领会到其中深意。严格的逻辑推理能保障执法的理性和科学,而更重要的是,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只有了解社会现实,永远从生活中汲取新的原则,学会在不同的背景和语境中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学会针对每一个案件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将技术修炼成艺术,这也是一名检察官的自我修养。
“我永远都记得刚入职时的那份兴奋和紧张,检察工作就像马拉松,要记住起跑时的兴奋和紧张,享受每一公里的风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每一个预设的目标,就能到达终点。”张俐这个热爱“马拉松”的姑娘对刚入职时许下的梦想记忆犹新:“萤火虽小仍有微光,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守护好正义,就能离法治理想更靠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