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泰徽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徽章国家标准 > “终结诈骗”——青海公安在行动

“终结诈骗”——青海公安在行动

来源: 时间:2016-11-02 11:37:45 浏览量:71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有关部署,

关键字: 国徽制作  国徽厂家  警徽制作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有关部署,以更加扎实的措施有效防范、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重拳出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至此,从中央到地方,一场“终结电信网络诈骗”的阻击战全面打响。

  虽处西部边陲,但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2013年以来,青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逐年增长态势。今年,省公安厅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将一个个伸向青海广大群众的“黑手”绳之以法。今日《经济与法》将带读者走进青海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揭秘犯罪分子如何“现形”。

  时至年底,电信诈骗分子都在变着花样“冲业绩”。那么,除了提高警惕,有没有其他终结诈骗的办法?

  公安机关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职业化、动态化特点突出,作案手法不断翻新,涉案资金转移极快,作案过程较为隐秘。面对当前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新形势、从源头治理,建立高效、便捷、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节,从顶层谋划、新变化,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迫切需要打通公安内部各部门以及与通讯运营商、全覆盖的“跨界”合成作战机制和一体化运作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通讯工具、远程、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犯罪手段由直接接触被害人的传统方式,逐渐向利用电信网络、非接触方式转变。利用电话、微信、短信、QQ、通讯工具,以发送虚假信息方式实施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层出不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成立省市(州)两级反诈骗中心的决策部署,在青海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今年9月,青海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中心)成立。这一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能实现资金的冻结和止付、警情分析研判、宣传防范等,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群众财产损失。此外,还可以拦截诈骗信源,提前介入劝阻。建成集止损冻结、拦截封堵与综合研判、协同宣传防范等工作于一体的全天候联动处置中心。

  10月下旬以来,全省以虚假“通缉令”实施诈骗的案件进入井喷式高发。短短半月内,公安机关分析研判,成功阻止37起此类案件,有些直接是赶在受害人在银行汇款前一秒及时制止。据统计,我省市(州)两级反诈中心试运行一个月以来,已向成功止付电信诈骗案件15起,冻结群众被骗资金107.1万余元。针对诈骗的源头,省反诈中心已掌握多条犯罪团伙线索,正在追查挖掘之中。

  省公安厅民警介绍,近年来,我省电信诈骗案案件类型主要是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网购诈骗、引诱汇款诈骗等,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由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藏区群众与骗子语言不通,‘南方腔’在藏区‘不受用’,因此这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相对较少发生。”

  “反诈中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构?通过什么技术手段达到及时止付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分子又是怎样进入“法眼”的?10月27日,记者来到省公安厅一探究竟。

  进入省反诈中心,十余名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卡座电脑前认真办公,整个中心平台分为多个独立区域,除了统一接警区域外,还有案件侦办、金融银行机构、运营商等多个区域。几乎所有的主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这里安排工作人员,负责涉案资金的快速止付和冻结,三大运营商则负责对涉案电话号码的快速核查、定位、封停工作。一面几乎覆盖大半墙面的电子屏幕引人注目,电子屏幕由多个分屏组成,及时动态显示各种伪基站运行情况。

  工作人员通过一起刚刚发生的案件向记者介绍工作流程。“受害人经人介绍,从一名陌生人手中购买帐篷,将4万元现金汇款到对方的银行卡上,此后失去联系。发现被骗后,受害人及时到附近派出所报案,当地民警及时上传案件有关情况,我们及时录入,审核后银行迅速反馈。”

  遗憾的是,这是一起对公账户,没有及时止付。像这类电信诈骗案件,省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每天接到数十起。

  冒牌“通缉令”坑人不浅实则破绽不少

  “您好,您是某某某吧,你的身份证号码是xxxxxx,你已涉嫌一起洗钱案中,现被公安机关通缉,请登录网站查看你的通缉令……”

  近日,省诈中心民警通过技术手段得知,西宁市某市民接到一起“通缉令”电话,骗子自称是某公安局领导,并将“通缉令”发到这位市民的手机上。反诈骗中心民警获取线索后,及时劝阻这位市民,避免了市民的经济损失。

  民警介绍,骗子发到在市民手机的“通缉令”与真正的通缉令十分相似,乍看一眼不易分辨,但细看便会发现破绽。我国按行政级别不同,各级刑警队的称号是有区别的,而骗子发过来的“通缉令”明显有误。

  此外,还有一处明显“硬伤”极易甄别,假“通缉令”落款处为方形印章,而非我国规定使用的正规圆形单位公章。

  “在青海省内,不少群众被这种以通缉令形式出现的升级版诈骗手段骗取了钱财,犯罪分子在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后,用互联网软件制成假通缉令,然后上传到预先制作好的网站域名上。随后,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称其涉及洗钱、贩毒等‘要案’中,在核对身份证号后,一步步引诱受害人上网查询信息,再交纳‘保证金’到‘公检法指定账户’中,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由于普通百姓大多没有见过通缉令,极易被吓住。针对此类骗局,警方提醒,首先,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用电话谈论案情,办案民警必须到现场核实,只通过电话核实的大部分是诈骗电话。其次,骗子自称账户资金需要转账核实,而实际上警方在调查涉案账户操作时,只要通过银行方面协助就可以完成,根本不需要当事人转账。最后,通缉令一般由警方发出,而且通缉令是在找不到嫌疑人的情况下对公众发的,目的是一起寻找举报,不会对个人发出。

  除了假通缉令方式行骗,民警介绍,发生在我省的“机票改签”“网购退货”诈骗案件也使不少人受害。今年上半年,一位西宁市民通过“唯品会”网上购买了一件价值49元的水杯后,便收到犯罪分子的来电称其购买的水杯缺货,以退款为名套取了受害人银行卡内近7万元现金。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记住一点,凡是涉及内容钱财跟有关的,都是诈骗。”

  一小时内止付近百万元资金颤抖吧骗子们

  10月21日,我省某公司一名财务人员通过QQ软件收到一条信息,对方冒充其公司领导,要求将工程款汇到某老板账户上。财务人员钱打到对方账户后发现被骗,于是立即向附近派出所报案。

  收到报案信息后,公安机关迅速将受害人信息上传到省反诈中心。省反诈中心民警录入信息核实身份后,将信息反馈到银行。在短短一小时内,成功止付受害人9738000元资金。这是继10月18日后,省反诈中心为玉树一名受害人成功止付3万元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10月18日,玉树某群众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部队军官,手头有一处工程,若提供保证金,工程可以拿走。受害人相信对方的谎言,给骗子提供的两个账号汇款6万元。省反诈中心得知信息后,及时止付受害人其中一张银行卡的3万元资金。

  省公安厅民警提醒,像此类案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的内容,要及时向亲友、公安机关求证以及有关部门核实。同时,要加强个人身份信息、账号信息保管,防治犯罪分子利用信息实施诈骗。大额异地转账一定要慎重,一定听从银行人员提示、认真阅读警示告示,防治被骗。(张蕴)

精品徽章推荐

点击咨询客服回到顶部